news新闻概览
08
May
人生治愈力从何而来?《承欢记》带你揭秘背后的亲情密码!
新闻来源:伦敦家庭办公室 浏览量:178

当下热剧话题,即便大部分观众并未亲身经历相关情节,仍然会有着莫名的亲切感与熟悉感,前不久爆火各平台的家庭剧《承欢记》,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1714991100709.jpg

剧版的《承欢记》改编自亦舒的同名小说,故事背景也从旧时的香港搬到了现代的大都市上海。

但是这并不妨碍创作团队将亲子关系作为核心切入点进行艺术加工。

毕竟,每个人终其一生都无法回避对亲子关系的探讨,但如何表达爱却往往是一种挑战,因为爱的传递方式同样至关重要。

可以说,剧版的《承欢记》以家庭为核心,探索当下亲子关系的变化和相处之道。

这部剧细致地勾勒了传统家庭中错综复杂的代际挑战,反映了现代年轻人所面临的情感困境:

亲子之间的沟通障碍,家庭成员间的观念差异,以及当代年轻人真实的情感诉求。

01
姚志明:“断亲”成长史

《承欢记》里也不是只有传统家庭关系的承欢,也有在今天被越来越多年轻人提到的“断亲”。


姚志明生活成长在西方社会,原生家庭缺失,成长之路颠沛流离。


从本质上说,他是一个跟赌鬼父亲切断关系的人。

1714992663013.jpg

姚志明在单亲家庭长大,童年并不幸福。他的家庭历经多次婚姻破裂,爷爷和爸爸都是抛弃家庭的人,父亲因犯罪入狱,母亲则不幸去世。


在整个成长过程中,父母对他漠不关心,视他为累赘,从未让他体会到爱的温暖,这一切导致了他对家庭的概念模糊,从未真正感受到过家的温暖和安全。所以,姚志明也就活成了冷冽,界限清晰的、清醒的的那种人,而跟麦承欢的阳光乐观比起来,这样的人看起来唯利是图,也是精致唯物主义者。


姚志明更习惯用冷漠的态度掩饰内心的脆弱,他用毒舌回应别人,甚至冷漠的告诉小朋友不要相信光,世上根本就没有奥特曼。

所以奶奶才会这样说:

可能是他小时候,没有人好好对待他,日积月累的,长大后,心里还住着那个受苦受难的小孩,所以他不知道怎么去对待别人。


928acdc28e972343ed13c8c0eea8593.jpg
image.png

5月18日13:30我们将邀请Rugby(拉格比公学)奖学金妈妈;LFO创始人;LFO学术总监一起分享育儿经验。届时,也欢迎各位家长参加。


02
麦承欢与刘婉玉:代际关系之痛

如果说麦承欢和姚志明代表着中西式两种家庭和教育背景的差异,那么这两个人物塑造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向观众展示了着忽视型和专制型这两种家庭养育模式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人生影响。


在剧情中,麦承欢与刘婉玉之间的母女关系走向应该是最为牵动观众的心的内容了。


许多人可能会认为刘婉玉大闹订婚宴,以爱女儿的名义逼迫她风光大嫁,这些行为折射出一种带有强烈控制欲的爱,既无私又自私。


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刘婉玉被确诊患病,与女儿和解,她作为母亲的委屈也渐次显现。母女之间的代际沟通和爱的表达方式成为推动剧情的发展。

1714991319921.jpg

《承欢记》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深入挖掘了原生家庭问题。


麦承欢这个角色就像是我们身边那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孩,生活在上海这个繁华都市,面对各种生活的压力和挑战。

麦承欢的母亲可以说是许多东亚家庭中典型的母亲形象:过度关心子女的婚事,对子女的未来寄予极高的期望。这种期望往往源于她们自身对人生的遗憾和不满,希望通过子女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然而,这样的期望往往会给子女带来巨大的压力,甚至导致家庭关系的紧张。

麦承欢与母亲之间的关系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现代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种影响不仅在经济层面上有所体现,更在心理层面造成了难以忽视的痕迹。


因此,当麦承欢面临人生的重要抉择时,她常常发现自己难以摆脱母亲的影响,仿佛母亲的影子始终笼罩在她的心头。


母亲对麦承欢婚事的过度干预不仅促成了她与辛家亮的分手,更让麦承欢深刻体会到原生家庭对她的深远影响。


然而,麦承欢并没有被母亲的期望所束缚,她逐渐意识到自己的人生应该由自己来决定。她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选择勇敢地面对,努力在职场中展现自己的实力和才华,直至迎来自己对人生的掌控。

这种专制型掌控式的教养模式,跟很多当代中国父母一样,刘婉玉确实也是这种养育模式的典型父母,强势,独断。

因为自己小的时候痛恨重男轻女不公正对待,导致她对待儿子和女儿,出现了一些矫枉过正的偏差,对儿子疏离,对女儿控制,同样无法在一个相对健康的家庭环境里实现对儿女的科学养育。


但是你并不能责怪刘婉玉太多,毕竟认识到原生家庭的伤害,并实现自我疗愈,对很多人来说是终其一生也无法实现美好愿望。


原生家庭既是我们成长的摇篮,也是我们自我认知的镜子。它塑造着我们的性格、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03
陈奶奶:看透世事的人生智慧

其实,《承欢记》也在某些时候给出了对这个问题的探索。

剧中,麦承欢和姚志明的祖母陈淑珍,是赢得了观众一致喜爱的角色。陈奶奶每次出场,都打扮得体精致,处事从容淡定。虽然也经历过人生的各种风雨,但是永远保持乐观豁达。

她有一双慧眼,对身边的人都看得很透。

她看得出刘婉玉的偏执,就提醒她:

“你要学会洒脱,孩子们都大了,放手是你的功课。”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在进行自我教育。”

她留给姚志明的遗言是,希望他不要只懂得趋利避害,更重要的是珍惜人之间最重要的“情”字,要过温暖的人生。

对于她最为喜爱的孙女承欢,既鼓励她要独立自信,又同时教导她珍惜亲情,智慧变通。

她说:

你独立要强是好的品质,但你总是有优点去面对一切,久而久之,你的优点就变成缺点了。在家人面前不要逞强,家人就是要彼此分担彼此麻烦的。

人的一生有很多时候是需要借力的,要不然人与人怎么走近?

独立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独立于众人之外,那有什么好处呢?


可以说,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带着着原生家庭的烙印,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追求和抗争。


如同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所说:“人的成长并不是发生在舒适的环境中,而是发生在不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理解原生家庭的重要性远不止如此,虽然出生无法选择,父母无法选择,但我们可以通过自我拯救来斩断来自原生家庭的魔咒,治愈自己的同时为自己的下一代带来改变的可能性。


这个过程虽痛苦,但和父母分离,与过去分离,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我们是子女

我们亦会是父母

。。。。。。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