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新闻概览
21
Feb
《哪吒2》的教育真相:允许孩子成为“魔童”,才是父母的最好的托举
新闻来源:伦敦家庭办公室 浏览量:76


《哪吒2之魔童降世》票房强势突破86亿,预测票房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40亿。


影片无论是自我认同、友情羁绊,还是亲情纠葛,甚至生死大义,都能引发不同观众对人生与选择的深度思考。



饺子导演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到他最喜欢的电影片段时,特别提到哪吒和母亲关系的那部分:


“我最喜欢的是母亲从来没有在意过哪吒是成仙还是成魔,母亲只是希望哪吒知道她永远都爱他。”


“这个也是促使哪吒最终明白他的身份不重要的原因。母亲对他的爱是毫无保留的,根本没有附加任何条件。


这个时候他才知道,他不需要向家人证明他是谁

他只需要照自己的意愿,好好地活下去。”



可以说,这段话揭示了导演的创作初衷和底色,我们也能看到导演所秉持的教育观念的影子——真正的教育:


不是用控制去束缚,而是通过信任与放手,激发孩子去创造、去突破


无论孩子是何摸样

信任与接纳是最真实且有力的支持。

父母的信任与接纳是孩子“试错”的底气


父母的信任是孩子成长的关键,而接纳与支持是最强大的“底气”。


饺子的成长经历离不开母亲对他无条件的信任。在饺子转向动画创作的过程中,他面临着许多来自外界的质疑和偏见:一个医学院的学生为什么要放弃学业,去追求动画梦想?


然而,饺子的母亲并没有以“我为你好”的方式加以干涉,反而给予他无条件的支持:


你想清楚了就去做

大不了我养你一阵子


事实上,许多父母在面对孩子的选择时,难免担心“万一失败怎么办?”“万一走错了路怎么办?”甚至导演自己也坦承:“母亲当时对我确实很包容,甚至我现在成为了父母,我都觉得,很难做到这一点。”


然而,饺子的母亲却明白,成功并非一条单行道,而是给孩子多次试错的机会。失败的次数越多,成功的几率才会变大。


面对孩子“非主流”的人生选择,如果我们放下“我是为你好”的控制欲,不去绑架孩子的人生剧本,反而更可能激发孩子破局的勇气



支持兴趣,而非功利化培养,为孩子保留原始创造力


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兴趣,支持其非功利性的发展,而不是让兴趣变成升学的工具


饺子小时候喜欢画画,尽管家里条件有限,但他的父母从不强制他参加昂贵的培训班,而是允许他在课本和作业本上涂鸦。饺子的母亲,甚至没有因他沉迷于3D动画软件而干涉,反而默许他在医学课本下偷偷藏着《变形金刚》的建模笔记。



许多父母会担心孩子的兴趣会耽误学业,尤其是在追求所谓“正确”的人生道路时,他们常常不自觉地将孩子的兴趣变成了加分项或者“升学工具”。这种功利化的思维方式,反而让孩子的兴趣逐渐变得机械化、标准化,孩子在没有自主选择的情况下,失去了真正的热情和创造力。


然而,饺子的母亲在孩子的兴趣上给予充分的尊重和支持,不将兴趣与功利挂钩,才能真正激发孩子内心的潜能和热情。真正的兴趣和热爱是无需标准化认证的,野蛮生长同样能够开出别样的花朵。


精神的粮仓远胜于物质和时间的堆砌


饺子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母并没有为他提供过多的物质支持。饺子自己在采访中多次提到,在自己放弃医学职业选择,辞职在家的那段时间,每个月他和母亲仅能依靠每月1000块的退休金生活。


但是就在这样的窘境下,饺子的母亲仍然给予饺子无限的宽容,愿意支持他的职业选择,愿意陪伴他走过人生的低谷期。



有的时候,许多家长习惯于通过“陪伴”来弥补自己在物质方面的不足,但却忽视了陪伴的内涵和深度,并没有完全尊重孩子精神上真正的需求,而是以一厢情愿的单方面安排,甚至360度全天候无死角的掌控来定义亲子陪伴,是我们家庭教育走入的另一个误区。


无论是过高的物质要求还是过度的控制型陪伴,都是忽略了对孩子精神上的尊重,也无法真正满足孩子内心的需求。



家庭教育的真正意义,不是给孩子提供更多的物质承托,也不是一天24小时的贴身照顾,而是父母更应该为孩子提供“精神粮仓”,为孩子创造一个自由探索、无压力的成长环境,让孩子在面对人生挑战时拥有坚韧的内心和独立的思维。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孩子独立、自信、坚强的内心,而这些,正是源自父母给孩子提供的精神港湾。


教育选择的多样性:超越固有路径


人生道路上充满了多种可能性,教育的选择同样也没有绝对的对错。父母的责任,不是为孩子划定一条所谓“正确”的道路,而是自己选择“合适”的路!


饺子选择从医学专业转向动画创作,这一决策看似脱离了“主流”,但正是这种选择让他走上了自己的成功之路。



在采访中,饺子曾提到:“如果没有放弃学医,我可能在医学领域成就斐然,救死扶伤。”


这句话不禁让我们深思,人生的成功不应只与某些固有的观念挂钩,每个人的潜力和可能性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饺子的母亲并没有强迫他死守医学这条路,相反是尊重他的选择,因为有这样的母亲,无论是医学的坚守还是动画的热爱,都能给予饺子无限的底气在从事的领域对人、对社会乃至世界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教育的终极目标究竟是什么?


未来,教育道路的选择没有绝对的标准,父母不应该将孩子的未来局限于单一的路径。


每个孩子的未来都有无数种可能性,作为父母,我们更应该鼓励孩子去尝试不同的领域,去寻找自己真正的热情和价值


即使孩子偏离了所谓的“主流”的路径,作为家长,我们应当先做的,是反省和思考:


我们此刻认定的成功经验,是否真的适应当今快速改变的世界规则?


是否能充分应对未来社会的变化与挑战?




信任、支持、接纳、自由、尊重选择,这些教育原则才会帮助孩子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和优势。


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才能和兴趣,父母应当做的,是放下焦虑,摒弃偏见,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和支持,让他们在探索中发现自我,在尝试中实现价值


分享:
返回列表